2000年,第一届西博会签订投资金额137.6亿元人民币,贸易成交额60亿元人民币;
2001年,第二届西博会签订投资金额140亿元人民币,贸易成交额176.4亿元人民币;
……
2016年,第十六届西博会,投资签约总额7876.85亿元人民币,贸易投资额586亿元人民币;
……
从2000年到2018年,发轫于西部大开发的西博会已经走过18个年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西博会已然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最佳平台,成为国家在西部地区重要的投资促进、贸易合作和外交服务平台,成为西部地区实现西部合作、东西合作、中外合作的重要载体。截至目前,第十七届西博会参会嘉宾来自全球91个国家(地区),参展企业来自76个国家(地区)。
而在中国东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口博览会”)也在积极筹备中,并将于11月将在上海举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5月14日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的——中国将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此,进口博览会变成了“会展圈”热议的对象。截至目前,中国230个贸易伙伴中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进口博览会。
对标进口博览会,西博会在国际化、专业化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下一步,如何提升西博会的影响力,扩展西博会的国际“朋友圈”?对此,西博会秘书处秘书长、四川博览事务局局长杨庆龙表示,第十七届西博会是体现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的重要转折点,将以此为契机,着力提升西博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四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合作。
提升“国际范”
西博会不仅“引进来”更要大胆“走出去”
今年,即将在上海举办的进口博览会,无疑是“会展圈”热议的话题。进口博览会为什么备受“会展圈”关注?它到底有何与众不同?
举办进口博览会是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截至目前,中国230个贸易伙伴中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进口博览会,全球超过1600家企业,包括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各国行业龙头企业确认参展或明确表达参展意向,中国国内将有超过15万专业采购商到会采购。可以说,进口博览会的国际“朋友圈”非常的亮眼。
对标进口博览会,西博会在国际化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如何缩小差距,把西博会打造成更“国际范”的综合性博览会?四川有条件、有行动,也有信心。
看条件。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国际(地区)航线已达到104条,名列中西部机场榜首。力争2022年国际(地区)航线达到120条以上,其中定期直飞航线达到65条以上。“西博会可以依托‘空中丝路’优势‘深耕欧洲’。”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专委会副主任陈泽炎表示。此外,位于成都青白江的蓉欧快铁从青白江到波兰罗兹仅需10天,在所有中欧班列中用时最短。2017年,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开行1012列,货值46.9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6.5%、255.4%,重载率提升至70%。“在西博会上重点突出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也是四川亮出的一张王牌。”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说。
看行动。推动建立招展引会联动机制,深化与国际顶尖会展企业、国际行业组织的合作,瞄准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年会,积板引进及定点培育高端国际品牌展会;由西博会组委会秘书处率牵头统筹协调,联动西博会组委会四川成员单位,定期召开会议、重大项目及时会商、资金支持统筹整合,形成资源互通,支撑互补的招引机制。此外,从今年3月开始,四川博览事务局相关负责人率团赴德国、日本、巴基斯坦、意大利、巴西等国举办西博会推介会,充分阐述了本届西博会的创新之处、改革之处、突破之处。同时,搭建起了世界与中国西部和四川沟通的桥梁。“要提升西博会的国际化水平,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杨庆龙说。
看信心。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天府新区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在全球会展业“东进”、中国展会业“西移”的大背景下,四川省会展业发展迎来难得的战略机遇。“作为党的十九大后第一次举办的西博会,四川博览事务局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着力提升西博会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四川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合作。务求将第十七届西博会办成更加开放、更加务实、更有成效的一届博览会。”杨庆龙说。
注重“专业化”
打响会展行业“四川品牌”
进口博览会注定在国际贸易发展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展示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也为解决全球化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四川博览事务局品牌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标进口博览会,西博会要更注重在专业化方面下功夫,增强西博会这个“四川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此,四川博览事务局开展了一系列的行动……
本届西博会首次实行“一城双展”,分别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国际展览展示中心和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览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22个展馆,设综合展示、产业展示两大版块。综合展示版块,设“一带一路”合作馆,重点突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国内各省(区、市)在产业项目、服务贸易、商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成果和产品。产业展示版块,突出人工智能、军民融合、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应急、教育、养老、农业等产业的前沿科技、最新产品和发展趋势。同时,在宣传推广方面,积极拓展境内外全域媒体传播平台,定期刊发西博会宣传专版,利用境外官方大众媒体及脸书、推特等社交平台全方位推介西博会,着力扩大西博会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这都是推动西博会专业化建设,打造“四川品牌”的有力实践。
此外,早在2010年,四川博览事务局就成立了四川国际会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西博会展览方案的策划与实施,包括组展招展、境内采购商招展、展区设置、展位安排、现场管理与服务、境外参展样品的运输通关、检疫等相关工作;负责西博会及其他各种活动参展商数据库的建立等。
对此,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汤继强也认为,西博会作为一个综合性展览会,涉及的领域较多,要让西博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效果,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由组委会把关,专业的展览公司落地办展,这样的合作模式,可以更好地为西博会服务,也才能让西博会“更专业”。
紧扣“一带一路”
西博会要打好服务这手“牌”
如何推进西博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紧扣“一带一路”,做好服务是关键。
对标进口博览会,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口博览会主要是境外企业参展,为了更好的做好服务,主办方将提供通关、检验检疫等方面的便利措施,长期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交易服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客商权益。同时,主办方将以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织各地企业到会采购,还将邀请第三国客商到会采购。预计国内外专业采购商将达到15万家。
西博会作为由中国西部地区共办、共享、共赢的国家级国际性盛会,18年来,已由一个区域性经贸合作平台发展壮大到一个国际化的大平台,由一个单一的西部发展论坛已扩展到集论坛和展览的综合大平台,由一个探讨西部开发合作的平台发展为一个探索新时期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发展论坛。特别是西博会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全国十大区域重点展会平台之一后,西博会助推西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的作用也更加突出。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专委会副主任陈泽炎提出建议,未来西博会要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的经贸合作内容,无论在招商引资,招商招展方面都要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力度,力争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一个新的合作平台,实现会上会下、线上线下的服务机制,切实做好经贸合作服务。二是要在推动高水平开放方面下功夫,特别是服务业开放应纳入西博会的重要内容,全力助推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进程,为我国的高水平开放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展览是会展的“根”,服务就是会展的“魂”。要始终坚持“会展无限,服务永恒”的理念,把提升服务水平作为优化办展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
|